
 姓名:吴伟
 出生年月:1963年8月
 技术职称:教授
 任职时间:2000年
 学位/学历:工学博士/研究生
 最后学历毕业院校: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
 执业资格:注册规划师
 从事专业:城市规划、风景旅游
 研究方向:城市设计;乡村旅游开发;人居环境规划设计方法;
 联系方式:[email protected]
 个人简历
 1981-1985 同济大学建筑系 风景园林专业 获工学学士学位
 1985-1988 同济大学规划系 城市规划专业 获工学硕士学位
 1992-1999 同济大学规划系 城市规划专业 获工学博士学位
 主要成果
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:环境友好型城市的人居环境规划与管理体制研究(06BJY035);
 参编《江南水乡(镇)建筑色谱》中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/T 474-2015;
 出版专著《特色与魅力——过程中的城市设计》2022;
 中标主编国家旅游局统编教材《旅游规划原理》1999;
 主编《城市特色研究与城市风貌规划》2007、《城市色彩专项规划》2009、《城市特色——历史文化名城与山水城市》2009;
 参编《城市规划决策概论》(全国市长培训中心教材)等。
 主持完成同济大学问源广场设计、宁波东钱湖国家旅游度假区(多规合一)总体规划、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二灵山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、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金沙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、庐山世界遗产(东谷别墅群)复兴策划、澳门世界遗产活化规划、(苏州)常熟市旅游发展规划、苏州吴中区绿地系统规划、青岛市城市色彩规划、上海徐泾(西虹桥)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、上海虹桥商务区核心区空间风貌规划等。
 代表论文
 生态理论对城市规划的影响[J].《城市规划汇刊》,1992.03;
 梦的逻辑——方塔园创作[J].《建筑学报》,2000.01;
 支持城市生态建设[J].《城市规划》,2000.04;
 欧洲绿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[J].《中国园林》,2007.08;
 生态设计理念的表达与运用——以上海世博公园山水系统规划设计为例[J].《城市规划》,2007.01;(2010上海)世博会为中国带来了什么[J].《中国园林》,2010.05;
 旅游规划的指标设置[J].《旅游学刊》,1999.04;
 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与趋势[J].《农村生态环境》,2000.01;
 旅游规划的定位与定向[J].《人文地理》,2000.02;
 旅游规划的任务[J].《城市规划汇刊》,2000.04;
 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研究[J].《规划师》,2004.10;
 旅游度假地规划特点及现有规划设计规程的适用性研究[J].《旅游学刊》,2001.05;
 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研究[J].《规划师》,2004.06;
 特色导向的小城镇色彩规划----以山东省沂源县为例[J].《中国园林》,2010.04;
 英国城市色彩景观更新与保护机制研究[J].《中国园林》,2016.01;
 上海虹桥商务区核心区风貌规划[J].《住宅科技》,2018.08;
 新城风貌规划的价值与实践[J].《住宅科技》,2020.03;
 澳门历史城区“活化”的探索研究[J].《南方建筑》,2015.06;
 特色小镇的发展历程与展望[J].《中国园林》,2017.09;
 日本城市景观风貌奖的历史与启示[J].《中国园林》,2022.03;
 代表性作品
 《旅游规划原理》、《特色与魅力——过程中的城市设计》;同济大学问源广场设计、宁波东钱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、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金沙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、澳门世界遗产活化规划、庐山世界遗产(东谷别墅群)复兴策划、上海徐泾(西虹桥)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、上海虹桥商务区核心区空间风貌规划。参加《中国2010上海世博园绿地规划与建设中的关键生态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》获2011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。
 学术兼职
 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(WACA)常务理事;城乡特色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。